我国开展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将发布

5月10日,在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夕,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共同主办的“防灾减灾:护航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第一副会长郑国光出席论坛并致辞。

我国开展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将发布

↑郑国光致辞

作为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重点介绍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这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全国性、综合性灾害风险的普查,也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的调查。目前正在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这样的成果大概有3800多项,将在6月底以前完成,届时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把成果向社会公开。

据悉,普查办还利用这次调查数据,组织完成了全国1公里范围内的人口、GDP、房屋、建筑、农作物等成灾体地理网格数据集,支撑灾害风险的评估与区划。

郑国光介绍,这次普查工作创造了许多“第一次”。例如,交通运输部门对公路、水路、桥梁、隧道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第一次除了国道、省道之外,对县道、乡道、村道桥梁进行了全面调查。

“重点就是第一次实现了自然灾害要素调查、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和综合防治区划的全链条调查,19个部门参与了这次调查。统计局说,那么多部门一起参加这个调查,共和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我国开展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将发布

↑马宝成主旨发言

主旨演讲环节中,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任马宝成总结了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取得的成效,梳理了在体系和能力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对此,他建议要有效发挥好议事协调机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职能,充分利用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切实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积极发挥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作用,加大科技对防灾减灾救灾的支撑,建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等。

我国开展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将发布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