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超至今都记得2016年在武汉进行隧道结构病害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研发的那段日子。当时,他忙完白天的活儿,在夜里地铁运营结束后还要钻进地铁隧道,开展测量、记录数据等工作。
????那时,博士毕业的唐超刚入职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城勘院”)两年。这所为修建北京地铁1号线而成立的设计院,是全国第一家从事地下铁道勘察、测绘的企业。
????近年来,随着运营线路和运营里程的增加,地铁的运营监测越来越重要。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3年4月,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92条,运营里程9652.6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11万列次。
????地铁建设期和运营期的隧道结构安全监测及智能检测装备集成研发,是唐超带领的城市智能感知与精密测量工程技术中心(又称“唐超创新工作室”)的研究方向。“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地铁周边地上建筑物不断增多,很容易影响到地铁隧道的受力。我们的工作是通过监测手段对城市基础设施可能遭受的重大灾害进行预测和预警。”唐超说。
????在北京城勘院,这支由12名成员组成、平均年龄33岁的青年团队,一直在为地铁运营安全监测的智能化、智慧化发展而努力,他们将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运用于传统工程测量,助力地铁运营监测跑出“加速度”。
????研发点子从实践中来
????如果把地铁隧道看成一个圆筒,那传统的地铁运营监测则是在隧道里每隔40米测量一个截面,测绘人员拿着全站仪(用来测量某一点具体坐标的仪器——记者注)对截面上固定点进行坐标测量,通过多期对比分析隧道变形的趋势。
????“如果截面上固定点的数据没有变化,一般就会认为这段隧道没有变化。”唐超说,这种测量方式忽略了两个截面之间可能发生的数据变化,隐藏着很大的安全风险。
????虽然当时架站式三维激光扫描仪(一种以激光测距为原理的测量仪器——记者注)已经逐步应用在地铁隧道结构检测领域,但是连续架站造成的时间浪费和连续拼站造成的精度降低,使得这种检测方式很难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
????2016年,为了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北京城勘院成立北京城建智慧工程院。作为新部门的一员,学测绘的唐超和另一名年纪更小的同事组成一个两人团队,开始进行隧道自动化检测方向的研究,这也是唐超创新工作室的雏形。
????他们结合移动测量的优势,经过不断的努力,研发了移动式隧道结构病害三维激光扫描装备和技术。相较于常规测量单点采集的模式,它借助激光技术对隧道进行“实景复刻”,能快速获取被测对象表面的三维坐标数据及其他关键信息。“测量设备在隧道钢轨上跑一圈,就可以扫描出隧道整体的样子。”唐超表示,这是由无数点组成的连续数据,可以避免以前出现的测量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