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杭州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了今年第一位热痉挛患者:120急救人员把79岁的张奶奶送到医院抢救。
当时,张奶奶意识不清,浑身时不时地抽搐,全身大量出汗,体温高达40.2℃。结合其它指标考虑是热痉挛,医护随即开通两路静脉通路快速补液,采取了降温、护脑、抗惊厥等救治措施,但情况不容乐观,经一番诊治后,送ICU进一步对症治疗。
为防治气道堵塞,医护还在张奶奶嘴中放入了口咽通气管,但因为张奶奶不停地在抽搐,咬着管子的牙齿一直在用力,硬是把牙齿咬断了两颗!
医院了解到,张奶奶是一位独居老人,在家坐着未开空调和风扇,由于室内过于闷热导致昏迷,后被子女发现后得以抢救。
热痉挛属于重症中暑的一种类型,是指由于高温环境下出汗过多,导致大量水和钠盐丢失,大量饮水而盐分补充不足,从而引起肌肉痉挛、疼痛的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为热衰竭、热射病,甚至危及生命。
7月6日中午,一群人急匆匆地带着一个孩子冲进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求助,“医生,快帮帮看看孩子怎么了!”
胡医师发现孩子体温为39.1℃,同时精神疲软、两眼发红、皮肤发烫、四肢发冷,家属自述就诊前,孩子已吐过一次,根据症状初步考虑孩子为中暑,并有热射病风险。“赶紧送到有空调的抢救室,进行物理降温!”
就诊期间,孩子再次出现呕吐症状,嘴里一直嚷嚷着难受,护士立刻给孩子解开衣物散热,胡医师则对孩子进行耳尖放血,膀胱经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并予以葡萄糖盐水补液处理。
据了解,原来这一家子最近是特意从福建泉州到杭州旅游的,最近户外高温,孩子本身就有点不舒服,结果他又不爱喝水,结果当天在西湖边游玩时,忽然晕倒了。由于家属着急赶火车回家,在他们临行前,胡医师特别叮嘱平时要多给孩子喝水,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