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省测绘局党员志愿服务队来到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为居民讲解并发放测绘部门制作的安徽红色地图。记者 程兆 摄
城市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对于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街区减负增能、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服务阵地……近年来,我省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着力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系统、做活治理,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着力提升街道社区治理能力,有力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城市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显著增强。
减与增——
深化体制改革,明责减负、赋权增能,推动聚焦主责主业
牌子多、考核多、检查多,权小事多压力大,一度让社区工作人员不堪重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牌子越挂越多,承接的行政事务也越压越多。”几年前,记者在一线采访时,很多社区负责人都很无奈地表示,社区大量时间用于种种行政事务,服务居民有时难以做到及时到位。
明责减负、赋权增能。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厘清边界,转变职能,强力推进为街道社区赋权减负,推动街道社区更加聚焦主责主业。
“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就是街道党工委的主责主业。”省委组织部城市组织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各地普遍健全与街道职责相适应的考评体系,取消上级职能部门对街道的直接考核,取消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工作考核。
内设机构设置的不断优化,让街道职能变向上对口为向下对应。目前,全省264个街道普遍按照简约高效原则,推行“大部门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统筹设置基层党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综合性机构,街道机构较改革前普遍减少约50%。
芜湖市制定完善街道事项准入实施办法,明确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让街道履职尽责有章可循。
与街道减负同步,社区减负增效也持续开展。各地着力减轻社区工作负担,强化社区人财物保障,激发社区党组织内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