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
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巡逻。王礼帅摄
红其拉甫边防连温室大棚里种出了芒果。钱宗阳摄
写在前面
8月26日,习主席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多渠道多形式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
治国必治边,强国必强边。党的十八大以来,驻疆部队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发挥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作用,为新时代稳疆兴疆、强边固防作出重要贡献,推动边防一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巍巍雪山,镌刻初心使命;茫茫戈壁,见证忠诚担当。为深入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近日,本报记者奔赴新疆边防一线,上高原、闯戈壁,访哨所、进班排,记录新时代新疆边防的历史巨变,展示新时代戍边官兵的家国情怀。即日起,本报推出“走边疆·看变化”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入秋,祖国最西端,素有“万山之祖、万水之源”之称的帕米尔高原,连绵雪峰耸峙云端,万山堆积雪、积雪压万山,景象蔚为壮观。
雄伟奇崛的另一面,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平均海拔4500多米,空气含氧量不到平原地区的60%,气温最低达-40℃以下。
在这片风雪高原,有一群可敬的人常年戍守边关——新疆军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
9月2日,记者跟随新疆军区某边防团运送物资的车辆,沿着宽阔平整的314国道一路前行,实地探访这个边防连队。
呼吸急促、浑身无力、头疼欲裂……随着海拔攀升,记者开始出现高原反应。
快到连队时,记者看到,一片萧瑟的高原景象中,一排新型第四代营房格外引人注目。
下车走进营房一楼大厅,几十盆绿植郁郁葱葱、错落有致,摆放整齐、随用随取的氧气瓶令人安心。
边关连着中南海,边防军人的冷暖牵动各级的心。指导员冯康佶告诉记者,新时代十年,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亲切关怀下,边防官兵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的老式营房保温效果差,冬季靠烧锅炉取暖。晚上,司炉工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起床加煤。可大家还是觉得冷,睡觉不敢脱棉袄,被子上还要盖大衣。”回忆过往,二级上士丁文涛说,“新营房不再需要人工烧煤,还配备了智能化电锅炉,只要设定好温度,屋子很快就能暖和起来,保温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