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979 年,无论是机器证明中的“吴方法”走向世界,还是堪比达特茅斯会议的计算机科学暑期讨论会的举办,其背后都有着数学家的身影。也正是从这一年起, 中国人工智能迈开了追赶世界的脚步。
《中国人工智能简史》
林军 岑峰 著
图灵 |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内文选读:
1979年7月23日到30日,刚刚恢复活动不久的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前身)在吉林大学召开了“计算机科学暑期讨论会”,会议由吉林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吉林省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共同筹办,王湘浩担任会议领导小组组长,会议小组其他成员包括吴允曾、吴文俊、刘声烈、陆汝钤、曹履冰、吴治衡、张兆庆、罗铸楷、陈炳从、金淳兆、张鸣华、许孔时等,吴文俊、吴允曾、陆汝钤、张鸣华在全体会议上作了专题学术报告。会议分为智能模拟(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与操作系统、形式语言及编译理论、硬件理论及应用四个专题。
人工智能是这次讨论会最重要的一个方向——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制定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简称《八年规划纲要》),将“智能模拟”列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也带动了一批研究者涉足人工智能领域。而吴文俊刚刚完成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这一突破引起国内外诸多研究者的兴趣。在1979年7月25日上午的大会报告环节,吴文俊作了关于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报告。
智能模拟和人工智能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早期经常并列出现、有一定联系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的两个概念。在当时的环境下,由于“人工智能”一词被认为具有唯心主义色彩,故早期的人工智能研究者通常用“智能模拟”一词来涵盖它。中科院院士张钹在1996年的《智能模拟与人工智能系统》一文中提到,人工智能有两方面研究任务:其一是以计算机为工具研究人类智能规律,即智能模拟;其二是以计算机为手段建造人造智能系统。前者侧重于智能规律探讨,后者追求建造实用的智能机器,但建造人工智能系统不必先彻底了解人类智能机制再加以仿造。
在分组讨论中,他亲自担任智能模拟组的组长。有吴文俊坐镇,智能模拟组的讨论也比其他几个组要热闹几分。
在吴文俊之后作报告的是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陆汝钤,报告主题是“软件移植的工程实现”。陆汝钤也是数学家出身,1959年毕业于德国耶拿大学数学系,1972年“转行”进入计算机科学领域,在1975-1981年倡导并主持旨在软件机械生成和自动移植的系列软件计划(下称“XR计划”)。当时,计算机研究在国内逐步展开,但软件数量少,编写成本高(按陆汝钤的统计,一条计算机指令的开发成本大概在10美元),软件成了阻碍计算机普及的绊脚石。XR计划以我国广泛使用的几类计算机为对象,解决了不同平台之间的软件移植问题,推动了当时国产机软件缺乏问题的解决。陆汝钤之后将这种基于知识的智能化软件工程思想进一步延伸到知识工程语言TUILI(推理)和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专家系统开发环境”中,并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了首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