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运会的“绿色小细节”

  新华社成都7月6日电(记者康锦谦)今年夏天,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中国成都举办。

  顶着烈日与近40摄氏度的高温,记者近日走进成都大运会运动员村生活服务中心,感到阵阵清凉爽快。环顾四周,这里与户外连通,也无任何空调装置,却为何如此宜人?

  原来,这座建筑采用了中国传统技艺“冷巷”——在没有空调的古代,工匠们设计出一种独特的建筑构造,能产生自然通风的效果,从而为建筑降温。

成都大运会的“绿色小细节”

  图为成都大运会运动员村(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冷巷’的物理原理是气流在穿过一个由宽变窄的区域时,流速加快形成负压,从而带来更多的室外气流,带走更多的室内热空气和湿气。”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师卢义修说。

  记者注意到,该建筑主体部分在地势稍高处,一条半室外街道从山坡落到山脚,形成一头朝东北、一头朝南的2个喇叭口,串联起生活服务中心的各项功能。

  卢义修介绍,这样因地制宜设计,既能减少对原始地形的破坏,也能最大程度实现“冷巷”的降温效果。在炎热潮湿、风少气闷的夏日,“冷巷”可以让这条半室外的街道,通过自然风的引导,获得一个相对舒适的共享空间,从而减少建筑能耗、降低建筑碳排。

  “冷巷”式设计看起来不起眼,却能省一大笔“环保费”。卢义修介绍,这处“冷巷”建筑的总面积有1400平方米,在不开空调的情况下,一年能节省约70000度电。

  行走在大运村,一个写着“低碳魔方”字样的长方体装置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记者看到,不时有人将废弃品投进该装置的“嘴巴”里。只需几秒,该装置便根据投入的废弃品生成“碳积分小票”,人们可凭借小票兑换各类小礼品,包括印有大熊猫、三星堆青铜面具等的T恤和帆布袋。

  “‘低碳魔方’在大运村和比赛场馆都有放置,我们希望这种趣味互动能鼓励人们践行健康低碳的生活。”现场工作人员傅诗婧介绍。

  此外,全面采用绿色建材,所有场馆进行LED节能灯具替换,最大程度利用现有场馆、改造提升36个既有场馆……“绿色、节俭、必须”的办赛原则体现在成都大运会的各个方面。

成都大运会的“绿色小细节”

  图为俯瞰东安湖体育公园一角。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