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你家孩子的“远视储备”余额还多吗

“在儿童眼科门诊,经常会遇到孩子在检测视力时撒谎说自己能看清,而实际视力可能只有0.1、0.2。”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眼科副主任张浩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些孩子担心检测出视力下降,家长就不再让他们玩电子产品,所以尽力瞒着。”

每年寒暑假以及开学前后,首都儿科研究所的眼科门诊都会迎来就诊高峰期,其中有70%-80%为检查视力的患儿。根据2023年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

从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情况来看,近视高发的年龄段已从8-12岁提前至6-10岁。

近视眼主要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张浩说:“当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成为儿童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寒假期间,特别是春节,孩子长时间玩手机、看书,导致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多,户外时间减少,视力下降风险增加。”

“如果孩子看东西总是眯眼睛或距离很近,家长应当提高警惕。”张浩建议,可以在家中张贴一张视力自测表,对孩子视力做大致评估,或是带孩子到专业机构检测视力。

现在,中小学校每个学期基本都会组织视力检测,“如果孩子视力低于同年龄段的视力标准,就需要做视力相关检查。3岁孩子的视力一般在0.5-0.6,4岁一般是0.7-0.8,8岁的孩子视力大概在0.8-1.0。”张浩说。

关注孩子的“远视储备”

“视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家长们普遍有一个认知误区,觉得孩子视力正常便不需要做检查。”张浩说,“视力正常并不代表没有问题,有的孩子虽然视力正常,但是远视储备已经很少了。”

所谓远视储备,是指青少年儿童对应年龄的远视度数。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眼轴只有16mm左右,往往存在350度左右的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增大,视力增加,远视储备减少。正常情况下,孩子长到青春期过后转为正视眼。从出生到3岁,孩子的眼轴变化是最快的,至学龄前期,眼轴仍然变化较快,这个时期,家长尤其要控制好孩子的近距离用眼,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如果眼轴增长过快,远视储备会被过早透支,孩子就会近视,而青少年一旦出现近视,受用眼和生长发育的影响,近视度数将呈现增长趋势,不易控制。

张浩解释,远视储备就像粮食储备,储备逐渐消耗没了,正视化完成,再发展就会由正视向近视转化。

据《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数据,我国6岁儿童中,45%已失去远视储备,其中6-10岁的儿童近视度数增长最快。

因此,张浩建议家长以半年为期,定期带孩子到正规机构做视力检测和评估,根据检查结果建议每年复查2-4次,检查项目通常包括散瞳验光或显然验光、眼球轴长测定、角膜地形图、眼压、眼底照相、OCT检查等。“检查项目越全面,对视力的评估就越精准。”

提早检测的目标在于发现问题,提早干预。张浩说:“临床检测出的假性近视是可以及时纠正过来的,真性近视也可以使用科学的方法延缓其发展的速度。”

张浩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假性近视是由眼球内的睫状肌痉挛造成的。长时间用眼造成眼睛过度调节,引起睫状肌痉挛,眼球内圆盘状的晶体变厚,看远模糊,看近清楚,这种情况和近视的症状完全一样。

张浩建议:“发生睫状肌痉挛后若是能够好好休息,睫状肌放松,圆盘状的晶体变扁,近视就消失了。若是自己无法通过休息放松眼睛,可以到医院来,我们会给孩子使用一种散瞳药,强制性地让睫状肌放松,也可以直接消除所谓的假性近视。”

任何宣称能帮助孩子摘掉眼镜的机构都不可轻信

张浩遇到过许多家长带孩子来看眼科门诊前,已经去非正规医疗机构验光配镜了。“他们在配镜前甚至没有做散瞳验光,就给出了眼镜度数,结果来我们这一查,比实际的经过正规散瞳验光配出来的度数高出许多。”张浩说,“我接触到的度数偏差最大的孩子比实际高出了100度,不正规的验光配镜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此外,许多机构宣称拥有专利技术,可以让孩子摘掉眼镜,也都是夸大宣传,家长需要谨慎鉴别。”张浩说,“假性近视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干预、逆转,但若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再干预,便只能延缓近视发展的进程,并不能逆转。如果真像那些机构宣传得那么神,就不会有那么多戴眼镜的孩子了。”

普通框架眼镜只能让孩子看清东西,本身并没有延缓近视发展的功效。当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离焦镜片、OK镜等特殊镜片,不仅能让孩子看清东西,还可以延缓近视发展,但都不能将近视度数真正消除。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