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高血压日的宣传主题是“健康生活·理想血压”。高血压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可导致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出血、肾衰竭等多种疾病。很多人认为高血压属于“老年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近年来,40岁以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高血压患病年轻化问题日益凸显。中青年为什么会患上“老年病”?高血压如何预防?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开?记者带着问题采访泰达医院高血压门诊主任李青,请专家为市民做提示。
轻度高血压也要重视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首份《全球高血压报告》。报告提示,高血压正在影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病者中,近半数不知道自己的患病情况,约五分之四的患者没得到充分治疗。
专家介绍,所谓的轻度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在140mmHg至159mmHg,舒张压在90mmHg至99mmHg。由于超重,过度吸烟、饮酒,熬夜,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一些中青年罹患高血压。其中一些中青年在患病初期症状轻微甚至没有症状,以至于忽视监测血压,甚至出现高血压引起的相关心脑肾并发症还不自知,最终酿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血压≥140/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目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以舒张压高,也就是民间常说的低压高为主。只要确诊,一定要抓紧治疗。”李青说。
听从医嘱及时用药控制
对于高血压,很多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认为自己没有症状,同时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所以不愿意吃药。专家指出,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像“温水煮蛙”,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初期症状也不那么明显,但其导致的心脑肾并发症其实是非常严重的。根据世卫组织的报告,高血压给身体带来的危害系数甚至超过了肿瘤,排在所有导致人体过早死亡病症的第一位。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手段主要有两种:非药物措施和药物措施。轻度的高血压,的确可以通过锻炼和控制饮食进行非药物治疗,但这种治疗方式并非适合所有高血压患者,一些老年人无论怎样“管住嘴、迈开腿”,血压就是降不下来,那此时就得采用药物治疗。患者经过诊断,被医生判定为高血压二级(血压≥160/100mmHg)或高血压三级(血压≥180/110mmHg),应立即开始用药。如果患者患上轻度高血压,同时自身还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蛋白尿、高血脂、肥胖症等病症中的任意两项,也应该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正确认知避开一些误区
专家提醒,很多人认为降压药对身体有副作用,可能会伤肾,其实是一种误解。降压药不但不伤肾,沙坦类和普利类的降压药其实还有保肾的功效。
一些人在患上轻度高血压后,的确可以通过减盐、减重、限酒以及多运动等非药物措施进行治疗,但后续服药与否,其实要看检查结果,不能凭“自我感觉”而定。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4至12周后应该复查,如果血压降到130/80mmHg以下,可以不用药,如果未达标,应该启动药物治疗。
此外,202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的生活方式干预由原来的“七步曲”变为“八步曲”。除了“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合理膳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运动干预”“不吸烟”“保持心理平衡”,特意新增“管理睡眠”一项。指南中明确指出,增加有效睡眠时间和/或改善睡眠质量可以显著提高降压药的药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此专家特别提醒:减少熬夜,可以助您离高血压的困扰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