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缺乏“实锤”,小说“融梗”是再创作还是抄袭?

  前不久,小说作家沈南乔与玖月晞的“融梗”、抄袭纠纷引发社会关注。沈南乔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玖月晞的小说《一座城,在等你》中,“伪兄妹”这一人物设定、性格、经历等,与其作品《我只害怕我爱你》相似,并列出了“调色盘”(抄袭文与原文进行对比的表格)。玖月晞迅速反击,列出“反盘”(对于“调色盘”的反驳),称不存在抄袭,“欢迎用法律武器正当维权”。

  近年来,“融梗”二字频频和抄袭一起打包出现,被不少网络小说作家和读者称之为“更隐蔽的抄袭手段”。“融梗”没有官方定义,通常被认为是对方未逐字逐句在表达上照搬原文,但是故事发展的核心情节和人物设定极其相似。

  多位专家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融梗”并不完全等同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抄袭,但确实存在侵害著作权的极大可能性,有些无异于是“高级抄袭”。实践中,对于涉“融梗”争议的作品,存在举证难、维权难等困境,要警惕将“融梗”美化为“借鉴”“致敬”,让维权者望而却步、抄袭者逃避处罚,挫伤原创者的创作热情。

  融梗争议频繁发生

  是否抄袭不易判断

  今年年初,吉林省长春市的田女士发现自己在网络平台上发表的作品被“融梗”了,对方作品的名字、封面、主题都与原文章高度相似,“可以说是直接照着扒下来的”。

  更让田女士震惊的是,“融梗”她作品的人正是她的粉丝,还经常在评论区和自己互动。田女士随后私信了对方,起初,对方一口否认“融梗”,但看到田女士制作的两部作品的对比图后又承认了。

  最终,双方商议的结果是,由对方在发文平台上公开向田女士道歉,并将道歉声明置顶。看到对方的道歉声明避重就轻,田女士便想要进一步维权,但又感觉困难重重:作品“融得很碎”,不是简单地照搬。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小说作品中的“融梗”争议频发,尤以网络小说为最。

  此前,某网文平台作者暮雀啾啾的作品《童话后遗症》被网友指控“融梗”作者耳东兔子的《陷入我们的热恋》等多部作品,包括男女主人设、关键剧情点都极其相似。最终,暮雀啾啾发文向作者耳东兔子道歉,称自己在描写中存在“借鉴过度”的行为。目前,网文平台显示《童话后遗症》违规。

  记者以“融梗”一词在各大网络平台进行搜索,发现有不少网络写手发文称自己的作品内容被人“融梗”。对于“融梗”行为,绝大多数作者嗤之以鼻,有一位百万粉丝的作者曾发文直言:“一个文核心梗就那么多,哪个凭真本事写文的人不清楚?融梗抄梗的情况,我坚决抵制。我也恳切希望,我的读者都能抵制这种行为。这是对原创作者的保护。否则原创将死。”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