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审计署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简称“审计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约10.76万亿元、支出总量约13.41万亿元,赤字2.65万亿元,与预算持平。
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显示,2022年,重点审计的41个部门及所属188家单位收到财政预算拨款2285.59亿元,发现各类问题金额109.85亿元。审计结果表明,通过连续20多年的预算执行审计,部门本级预算执行总体相对规范,但所属单位仍问题多发,是今后一个时期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
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审计部门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求审计对所有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的监督权无一遗漏、无一例外,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审计署在解读审计工作报告时表示,一年来,审计监督如影随形,兼顾质量和效率,着力消除监督盲区和死角,特别是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人员开展深度监督。
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显示,重点审计24省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83个地区的促进就业资金,发现的主要问题有:稳岗补贴被劳务派遣公司滞留截留和骗取;部分地方职业技能培训弄虚作假;失业补助被蚕食。
按规定,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用工企业,可返还其部分已缴失业保险费作为稳岗补贴。报告提到,19省565家劳务派遣公司利用替用工单位代缴失业保险费而取得参保企业的身份,将应发放给劳务派遣人员及用工企业的9.8亿元稳岗补贴申领后滞留截留。报告还显示,22省多家培训机构和用工企业搞虚假培训套取骗取专账资金等1.23亿元,其中:通过将退休人员、在校生等假学员纳入培训等套取5219万元;通过随意编造上课记录、使用外挂软件刷课等假内容骗取4720万元;通过编造资料、以其他培训抵顶等假项目骗取2360万元。
失业补助方面,国家2020年以来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并简化审批流程,对参保的失业人员只要在停缴社保前有1个月的缴费记录就可申领最长6个月的失业补助。这一惠民政策被不法企业利用,13省235户企业临时招揽社会人员,通过为其缴纳1至3个月社保后再停缴断保的方式,骗取失业补助5233万元。
此次重点审计了11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相关资金481.97亿元,发现的主要问题是虚报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任务量。中央财政自2019年以来,支持24个人口净流入、租赁需求缺口大的大中城市开展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抽查其中13市均发现虚报租赁住房房源的问题。
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显示,重点审计的33户央企账面资产总额29.3万亿元、负债总额17.96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7.08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1.3%。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会计信息不实和资产管理仍较混乱。资产管理混乱的主要表现是资产不实、管理不严、违规运营。报告称,25户央企在股权收购、项目投资中因违规决策、管控不力造成亏损及风险334.08亿元,其中违规收购境外公司股权和矿产资源仍是主要“出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