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统筹实施了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围绕“三区四带”统筹布局实施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统筹各类生态要素,以流域为主要单元,实施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000万亩。
“这片景色好美!”
郁郁葱葱的红树林,随处可见的白鹭蹁跹,阳光照耀下如同铺满金沙的海面,让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发出由衷的赞叹。这里,就是广东省湛江市金牛岛红树林片区。
如此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观,主要得益于红树林的存在。金牛岛的红树林面积约104.2公顷。丰富的红树林资源不仅守护着海堤,还孕育了鱼、虾、蟹、贝等各类水产资源,吸引多种鸟类到此栖息。
这片红树林有着“国宝”之称,必须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它,才能换来这样的美景。这也是我国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一个缩影。
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王广华近日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累计部署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其中今年新部署7个。扎实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等,整治修复海岸线、滨海湿地,我国红树林面积已达43.8万亩,比21世纪初增加了约10.8万亩。
加强制度建设 修复走上正轨
生态修复,非一日之功。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遂溪保护管理站站长陈锋说,过去,人们对红树林了解少,保护意识淡薄,伐木、抽砂等行为破坏了湿地生态,也让红树林的面积不断萎缩。近年来,随着积极进行保植、严格的执法还有长期深入宣传,再加上营造修复等措施,红树林恢复状态很好。
在制度建设方面,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红树林营造修复的政策文件,如《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广东省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方案》等,逐步建立了《广东省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在这些规划、政策出台后,广东红树林营造修复工作也走上了正轨。广东还把红树林营造修复任务纳入林长制考核内容,大力推进红树林营造修复工作。
尤其是今年4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印发了《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全面且系统地对广东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进行部署,为科学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全面提升沿海生态安全保障能力、有序增强蓝碳生态系统建设提供了解决方案。
按照《专项规划》,到2025年,广东省计划营造红树林5500公顷、修复红树林2500公顷,建立4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使红树林保有量达到1.61万公顷。进一步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促进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致力将红树林打造成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张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