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8201的中国“学徒”们:一边恐慌一边前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氨基观察,作者|方涛之

DS-8201,从2019年获得FDA批准上市开始,大家对它的认知就是:一个ADC命运的改写者,一个HER2靶点的终结者,一条穿着金盔甲来搅局的鲶鱼。

这条鲶鱼的出现一度让所有人为之振奋。头对头打败二代HER2 ADC药物T-DM1,拿下HER2低表达乳腺癌“圣杯”,ADC天花板更是一再被提高。

ADC,几乎成了生物科技最火热的赛道,没有之一。

接下来,理想中的故事走向,应该是我们乐于见到的鲶鱼效应,大家卷故事、卷质量,最终共同抬高ADC的整体水位。

现实却是,在fast follow路径依赖下,国内药企的me too故事讲不下去了。在DS-8201进入国内之前,大部分的国内药企,还在跟随十几年前的“老古董”T-DM1进行研发。

新的药物需要被创造,ADC生态和承载平台需要更新,这既要有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也要有DS-8201这条鲶鱼的驱动。

在历史的车轮下,国内药企被倒逼开启ADC代际更迭之路。如今,谁若是还在研发第二代ADC药物几乎是死路一条。

但在DS-8201身后做跟随者,同样不易,它们没有太多的选择,要么是更好的效果,要么是更强的安全性。

大家只能一边恐慌一边前进。

01?Me too还是me better

作为迄今为止,地表最强的ADC药物,DS-8201一直不缺追随者。仅在国内,从百奥泰到乐普生物再到恒瑞医药,DS-8201的跟随者不胜枚举。

在众多跟随者中,恒瑞医药的HER2 ADC药物SHR-A1811进度基本是最快的,2022年6月,SHR-A1811已经进入了三期临床。

从结构上来看,SHR-A1811与DS-8201有着几乎一模一样的连接子和毒性药物。两者的区别在于,DS-820的药物抗体比(DAR)为8,而SHR-A1811的DAR较低为5.7。

按照恒瑞医药副总经理张连山的说法,SHR-A1811研发的初衷是希望做一个与DS-8201效果相当,但安全性上更可控的药物,而更低的DAR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在临床前研究中,SHR-A1811的体外疗效与按照DS-8201结构合成的ADCI相当,并且在相同剂量下,SHRA1811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ADC1。

当然,临床前研究和真正在人体进行临床试验的结果还是存在差距的。由于此前一直未披露临床数据,SHR-A1811也一直被质疑能否follow出DS-8201相似的疗效。

换句话说,SHR-A1811需要真实的临床研究数据来证明自己。在最近召开的2023AACR大会上,恒瑞医药公布了SHR-A1811一期临床试验。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