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
随着高校功能从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延伸,高等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大学将被推向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产学研合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中,斯坦福大学对师生创业和建立学术界与产业界合作的积极支持,创造了“硅谷”的经济奇迹,使产学研合作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成为推动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最强劲的动力。
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
近年来,我国产学研合作呈现出层次不断提高、形式不断创新等新特征,合作的取向更加市场化,合作的路径更加多样化。目前,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包括: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园区、共同建立研发平台、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校地合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
1.联合开展科技攻关。
这是一种以项目为纽带的产学研合作方式,主要包括产学研联合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围绕企业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前者的研发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投入和企业配套;后者的研发资金通常由企业筹措。“十一五”以来,我国由产学研联合承担的国家科研项目的比例明显增加。例如,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绝大多数以产学研合作的形式推进;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批立项项目,90%为产学研合作项目,其中企业牵头的占1/3。
2.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园区。
主要形式是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出技术、企业出资金,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学科性公司就是其中的一种,其特征是依托高校学科优势,通过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建立股份制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由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核心技术,虽然一开始规模不大,但往往具有很好的成长性,充满生机与活力。为发挥各自的优势,学科性公司通常由企业家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由大学教授担任技术总监或总工程师。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以资本为纽带,比项目合作的形式能更好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学研合作创办科技企业的集聚则形成科技园区。目前我国已经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了69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和5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