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带来的便利服务。例如,在线开具电子处方,药品直接快递到家;远程诊疗,在乡镇医院也能享受省级专家会诊;开通电子社保卡,动动手指就能挂号缴费。
今年5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全国设置超过2700家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超过2590万人次,地市级、县级远程诊疗服务实现全覆盖。
针对“将互联网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费用纳入医保结算体系”的建议,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答复,对于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与医保支付范围内的线下医疗服务内容相同,且执行相应公立医疗机构收费价格的,经相应备案程序后,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按规定支付。
另外,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远程会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按照属地化原则,由公立医疗机构或其所在地区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制定。患者接受远程会诊、远程诊断服务,按服务受邀方执行的项目价格付费。
互联网医疗定义
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
2019年8月,国家医保局等相关部门出台《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明确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按照线上线下公平的原则配套医保支付政策,并根据服务特点完善协议管理、结算流程和有关指标。
远程会诊也能医保报销
梳理发现,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四川等地明确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结算体系,制定互联网复诊等项目价格,重庆、贵州等地进一步明确将远程会诊项目纳入医保报销。
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现状调查
目前,互联网医院的诊疗业务,以满足常见病、慢性病参保患者复诊和用药需求为主。同时,互联网医院突破时空限制,开展远程会诊和诊断,可以帮助解决偏远地区复杂病症患者的就诊难题,让更多基层患者受益。
近些年来,互联网+医疗的开展已是如火如荼,医疗行业由之前的实体诊所,实体医院,逐渐向互联网市场靠拢,而如今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开展,使药店参与的积极性明显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