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中最适合作为工业原料的品种,也是加工程度最高的谷物。
玉米深加工顾名思义就是将产业链延长,进而提升产品附加值,利用玉米提炼出酒精、玉米胚芽油、淀粉和饲料等大概两百余种玉米深加工产品。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任何产业的结构都要随之调整升级,玉米加工产业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加快,进入了行业发展的快车道。
玉米深加工业的主要特点是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技术空间大、产业链较长、产品丰富、用途广泛。主要产品包括淀粉、变性淀粉、淀粉糖、酒精、酶制剂、有机酸、氨基酸等,以及饲料、玉米油等副产品。
目前,全国玉米深加工企业近200户,年玉米深加工能力约1.2亿吨,正常情况下玉米深加工量稳定在7,000万吨以上,行业总体开工率60%以上。并且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除了以玉米籽粒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以外,对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等其它部位也进行了深度开发,产品已延伸到新能源及生物基材料等领域,逐步形成玉米全植株利用、全产业链生产的发展新格局。
从政策导向来看,近年来,我国对玉米深加工的政策导向经历了从严格限制(2007年-2015年),到政策补贴鼓励适度放开(2015年-2017年),再到补贴逐步退坡(2018年-至今)三个阶段。2007年前,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技术水平低、成本高、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玉米深加工的快速发展影响了国内饲料行业的玉米供给。
玉米深加工行业现状
玉米与其他传统粮食作物相比,具有更强的耐寒性及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21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达到4332万公顷,比2020年增长了206万公顷,产量也呈现逐年升高态势,加之玉米在畜牧业、养殖业、轻工业和化工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玉米的开发及应用前景相当广阔。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受内部种植结构调整影响,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减少381.1万亩,下降0.6%,达到6.46亿亩;玉米产量27720.3万吨,比上年增加465万吨,增长1.7%。市场多家机构预测国内玉米同比下调500-600万吨。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咨询报告》分析: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除了以玉米籽粒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以外,对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等其它部位也进行了深度开发,产品已延伸到新能源及生物基材料等领域,逐步形成玉米全植株利用、全产业链生产的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