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落地半年 银行这类业务发生改变 信用卡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新规落地半年后,银行信用卡业务正悄然发生改变。

近期,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将自3月20日起,将“连续18个月及以上无主动交易且无任何未偿款项和存款的长期睡眠信用卡”账户或卡片纳入账户安全管理范围,分阶段进行信用卡降额、停用或销卡等相关处理。

中国银行并非发起“清卡”行动的唯一一家银行。在去年7月份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下,清理长期睡眠信用卡的银行队伍不断扩大。

据初步统计,已有包括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等在内的几十家商业银行陆续发布通知,整改信用卡业务。除了清理睡眠信用卡,还涉及限制持卡数量、规范分期业务和息费收取等方面。

密集整改的背后,是银行信用卡业务从拼规模向重存量的转变。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在信用卡“存量时代”,各家银行比拼的不再是规模而是服务。“立足于信用卡业务耕耘的新阶段,精耕细作的用户体验将逐步超越粗放的流量获客思维,成为商业银行打造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存量时代比拼服务硬功夫

服务越来越精细和多元化是近年来信用卡客户的普遍感受。随着信用卡市场日益成熟以及在更严格的监管要求下,越来越多银行摒弃“跑马圈地”的粗放发展模式,转为深耕存量客户,提升用户活跃度和满意度。在存量竞争时代,各家银行开始比拼信用卡服务这一硬功夫。

“银行需要改变传统信用卡业务拓展‘重拉新、轻留存’的经营思路,以深耕和维护存量客户为下一步发力点。”李一帆表示,除了以优质金融服务留下存量活跃客户之外,还需要结合大数据分析,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和深度剖析,结合客户实际推出更加符合其消费行为习惯的产品及服务。此外,还可采用折扣、返利等福利补贴活动,激活存量睡眠卡客户,缓解清理压力。

苏筱芮也表示,2023年,立足于信用卡业务耕耘的新阶段,精耕细作的用户体验将逐步超越粗放的流量获客思维,成为商业银行打造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从操作体验、性能安全、用户黏性等维度全面检视用户体验水平,开展端到端的流程梳理和优化,挖掘体验中的痛点问题并及时跟进优化,不断推动信用卡业务产品及服务迭代更新,用口碑和服务留存用户。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