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方面,平稳化解了恒丰银行、锦州银行、辽宁城商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目前,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数量总体下降,从600多家下降到300多家,不少省份已经没有高风险机构。在清理整顿影子银行和非法金融活动方面,出台资管新规及配套实施细则,统一资产管理业务监管标准,重点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和交叉性金融产品,“类信贷”特征的高风险影子银行较历史峰值压降近30万亿元。
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影子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
国内的“影子银行”,并非是有多少单独的机构,更多的是阐释一种规避监管的功能。如人人贷,不受监管,资金流向隐蔽,是“影子银行”。几乎受监管最严厉的银行,其不计入信贷业务的银信理财产品,也是“影子银行”。“影子银行”有三种最主要存在形式:银行理财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和民间借贷。
影子银行行业市场规模
2021年一季度影子银行资产减少约5400亿元,降至58.7万亿元。加之疫情后国内经济迅速恢复,使之影子银行的规模在名义GDP中的占比,从去年末的58.3%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55.4%,是8年来的低点。
具体来看,下降规模最为明显理财产品和资管计划对接资产,减少了6000亿元,主要原因是严格监管之下证券公司和基金的通道类产品规模快速缩减,其理财产品资产下降。此外,包括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在内的核心影子银行资产合计也减少了人民币3500亿元。
但同时,也有部分类型的银子资产呈现上升趋势。如低利率环境下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长了3200亿元;同时,财务公司贷款小幅上升,推动财务公司贷款、民间借贷、金融租赁、小额贷款等“其他”类别增长900亿元。
整体来看,今年1月至4月,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在内的核心影子信贷,净供应减少了4000亿元,而2020年同期减少规模为1000亿元。下降规模扩大反映了监管机构的政策重心重新回到控制影子银行资产增长。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影子银行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