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企业用户的数据已初具规模,业务场景和数据结构越来越复杂,对于数据分析的需求日趋强烈。数据库部署方式呈现多元化,其中分布式架构和云部署的渗透率显著提升。随着国产数据库的技术创新以及产品性能提升,国产产品的头部效应明显,用户体验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数据库较欧美国家发展规模较小,2020年我国数据库市场规模约占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的5.2%,约为240.9亿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文献数据库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文献数据库是指计算机可读的、有组织的相关文献信息的集合。在文献数据库中,文献信息不是以传统的文字,而是将文字用二进制编码的方式表示,按一定的数据结构,有组织地存储在计算机中,从而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文献数据库是当前通过遍布于全世界的通信网络进行联机情报检索的最早的和主要的处理和检索对象。
2021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为309亿元,占全球5.4%。预计2025年中国数据库市场总规模将达到688亿元,2021-2025年营收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23.4%。2020年中国国产数据库市场占有率为47%,相比2016年的32%显著提升。
借助政策红利,传统国产数据库厂商从购买源码、借助开源走向自主研发,在党政军市场有着较好的表现,同时也开始向能源电力、运营商、交通等其他行业快速拓展。此外,初创厂商、云厂商(阿里云的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ICT厂商(华为的openGauss数据库)等,近年来也开始发力数据库市场,国产阵营日益强大。
从整个国内数据库市场的演变趋势来看,海量数据、阿里云数据库等数据库厂商的崛起,实际上展现出了国产数据库厂商百花齐放的一个侧面。结合整个产业发展和技术变革、政策诉求来看,如今国产数据库厂商们或正在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从竞争格局来看,以阿里云、腾讯云等为代表的国内云服务厂商在公有云数据库市场展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力,而在本地部署的关系数据库市场,达梦数据、人大金仓等厂商也都在近年来快速崛起,正在逐步侵蚀国外厂商的市场份额,国产化替代形势大好。
文献数据库行业市场分析及前景
学术文献是以智力成果为内核的知识产品。在数字化时代,学术文献数据库汇聚学术文献,借助数字技术对学术文献进行系统性的数字化处理,实现检索查询精准化、在线阅读和下载便捷化,将文献信息服务升级为知识服务,成为汇聚知识、传播知识、分享知识、服务知识创新的重要渠道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