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合机构总资产规模47.62万亿元 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当前,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振兴的背景下,农村金融市场蕴含巨大潜力。

2022年年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农合机构”)总资产规模达到47.62万亿元,村镇银行资产规模达2.22万亿元;农合机构贷款总额26.41万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2%,村镇银行各项贷款1.45万亿元,户均贷款余额28.68万元。

农合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超13.38万亿元,同比增长8.84%,涉农贷款余额超过贷款总额的一半,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70277亿元,增幅16.07%;村镇银行贷款中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合计占比达90.65%。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546亿元,同比下降109亿元,不良贷款率3.22%,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43.23%,同比上升13.75个百分点。

农村中小银行从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能力和增强新市民金融服务保障等方面制定落实各项制度措施,全力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如河北农信推出支持新市民安居和消费信贷产品27种,湖南农信发放新市民安居和消费类贷款余额124亿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市场经营形势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显示:

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农商银行,是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国共有460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城市商业银行128家,民营银行19家,外资法人银行41家,住房储蓄银行1家,农村商业银行1596家,农村信用社577家,农村合作银行23家,村镇银行1651家,农村资金互助社39家,贷款公司13家。

2022年,是省联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元年,省联社改革有序推进。同年4月18日,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挂牌成立,全国深化农信社改革“第一单”正式在浙江落地,河南、辽宁、山西、广西等省级联社的改革方案在年内也获得监管批复。部分农信机构也在加速合并重组,如四川、云南的一些市区机构与县域联社(农商银行)组建地级市农商银行,部分发展较好的头部农商银行,与省内部分基础较差、亟待改制的农信机构建立以股权为纽带的“帮扶”关系,形成若干农商银行集团,如广州农商银行、深圳农商银行等。

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