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30日讯 全国首部专门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安全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地方政府规章《武汉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安全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随着武汉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地铁线网运营里程已达460公里,其中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面积超过53平方公里,保护区安全形势更加复杂。近日,长江日报记者跟随地铁保护部工作人员步行巡线,了解保护区如何界定、如何保证运营安全。
徒步巡查53平方公里地铁保护区
武汉地铁运营公司地保部工作人员在鹦鹉大道旁的建筑工地上巡查。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4月30日,长江日报记者和武汉地铁运营公司工务中心地保部经理吴屾在1号线硚口路站碰头,跟随他巡查硚口路至崇仁路区间。
《办法》对轨道交通保护区进行了明确规定。吴屾详细介绍,地下车站与隧道外边线外侧50米内、地面和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外侧30米内,以及出入口、通风亭、变电站等建(构)筑物外边线和车辆基地用地范围外侧10米内、水底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150米内,均为地铁保护区。
据了解,目前地铁线网运营总里程规模已达460公里,保护区面积超过53平方公里,相当于7400个标准足球场,内有施工项目550余个,其中涉及桩基施工、深基坑降水等重点项目260个。
吴屾和地保部同事们边走边看,观察1号线高架两侧保护区范围有无新增施工。
“我们基本是徒步巡查,无论高架桥梁、地下隧道,线网安全保护区全覆盖巡查每周保证3次,重点项目、空地荒地、老旧小区下穿区域等高风险点每周至少5次加密巡查,地勘项目每天至少2次巡查,日均徒步10公里。”吴屾说,巡查偏远路线时,有时需穿越茂密的灌木丛林,还有踩空摔伤和被蛇虫咬伤的风险。
地铁保护区施工需处处小心
巡查人员在鹦鹉大道旁的建筑工地上使用RTK仪器测量施工基坑与地铁隧道的距离。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上午10时,记者跟随地保工作人员来到钟家村地铁站,6号线钟家村至马鹦路区间有一个房建工地,目前正在进行地上主体结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