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有关“能不能在地铁上喝水”的讨论冲上热搜。事情的起因,是南京一位网友发视频称,自己在南京地铁上因为“喝水”而被“开罚单”。此后,南京地铁官方微博发布通报指出:当事女子喝的不是水,而是瓶装果汁饮料,地铁方面开的也不是罚单,而是宣传告知书。沟通过程中,执法队员还带她识别了地铁内张贴的禁止饮食标识。
正如《工人日报》评论文章《地铁上禁饮食?不必执着于“唯一正确答案”》指出的,“在当时的场景下,双方都表现得克制理性,一方照章办事,另一方闻过则改,这种公事公办、对事不对人、点到即止的处理,既践行了规则又兼顾了个体感受。”虽然经过各方回应,此事的事实已较为清楚,但由此引发的公共讨论却并未止歇。不少网友从日常感受出发,提出了“天气炎热,中暑了怎么办”“是否喝一口水都要下车”“地铁是否管太宽”等质疑。
其实,争论“地铁禁止饮食是否应包括禁止喝水”等具体问题,不是网友太过较真,而是因为人们关心:如何更好地划定公共文明秩序与自由行为的边界?怎样让执法行为与立法目的实现有效对接,让规则更好地为人服务?
作为相对密闭的公共空间,地铁对乘客行为提出规范,当然无可厚非。如果完全不禁止饮食,让乘客在车厢内任意大快朵颐,那么各类挥之不去的刺激性气味,就会影响其他乘客的乘坐体验。还有不少网友吐槽的大声量手机外放行为,有时只能靠乘客自觉,难以有效防止“洗脑神曲”、剧情解说、游戏实况此起彼伏的情况。
但是,一项规范是好还是不好,还需考虑其对乘客的实际影响。相较而言,在车厢喝口水的干扰性没有那么大,反倒是不让喝水给人带来的困扰可能更多。尽管在近期引发讨论的这起案例中,当事人喝的是果汁饮料,但据极目新闻记者采访调查,国内十家城市地铁公司中有四家都明确表示“不准喝水”,南京也在其中。这样的规定是否合理,值得认真分析。
光明网评论《网友为地铁能不能喝水“吵翻”,说明了什么》就指出,“随着国内城市地铁运行里程增加,乘客乘坐地铁如果站数较多,再加上换乘候车,总时间很容易突破一小时。要在较长时间内不喝水,一般人都受不了,对于身体情况特殊、患有疾病的乘客来说,更是存在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