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鱼儿繁衍创造机会,“十年禁渔”让长江流域生态向好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5日讯(记者杨丝涵 通讯员向丽华)“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水生生态库,江中400多种鱼类有180余种为长江所特有,其中不乏‘长江三鲜’、中华鲟等名贵珍稀物种。”25日上午9时30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焕章教授在江滩大讲堂之2023季活动现场与市民积极互动,分享了《“十年禁渔”背景下的长江鱼类保护》的相关故事。

为鱼儿繁衍创造机会,“十年禁渔”让长江流域生态向好

刘焕章与市民分享《“十年禁渔”背景下的长江鱼类保护》的相关故事。

目前,刘焕章担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自然资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等,专门从事长江鱼类保护研究。

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流,是“鱼类基因的宝库”、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区之一。同时该流域是中国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丰富的湿地资源为各类生物提供了重要栖息地,使这里成为江豚、中华鲟、青头潜鸭等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和分布区。但近数十年来,因长江流域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在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长江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

为鱼儿繁衍创造机会,“十年禁渔”让长江流域生态向好

市民现场观看展架。

“2021年1月1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正式进入‘十年禁渔期’,其目的是恢复生态。”刘焕章表示,让捕捞渔业退出长江及通江大型湖泊,并不会影响养殖渔业的发展,也不会影响百姓生活对水产品的需求。“目前的养殖产量足以支撑市场需要。相反,‘十年禁渔’能让长江休养生息,渔业种质资源得以恢复,能更好地保护渔业和生态环境。”

课堂上,刘焕章运用大量的资料图片与数据对比向大家展示了“十年禁渔”启动前后的鱼类资源变化。其中,“长江三鲜”之一的刀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为河海洄游习性鱼类,它们每年春夏季在长江干流及鄱阳湖产卵繁殖,幼鱼及成鱼则在海洋中生长。

“刀鲚资源的变动主要受捕捞的影响。”刘焕章解释,20世纪70年代,长江刀鲚产量为3750吨,十年后,仅有370吨。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以后,长江刀鲚仅分布于监利以下干流及通江湖泊洞庭湖、鄱阳湖,2011年其产量下降到11吨。“‘十年禁渔’仅执行两年,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态势初步显现。2021年调查监测显示,刀鲚资源回升,单船捕捞量明显增加。”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