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邹旭诊室故事】栏目是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邹旭教授带领团队开办的专刊栏目,将围绕邹旭诊室里发生的真实案例,有故事,有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有专业的医学剖析,同时介绍一些效果确切、操作性强、简便廉验的日常调理小妙招,以达到养神健体、培育正气、提高抗邪能力的作用。?
30岁的江先生5天前发现自己新冠抗原变为“阳性”,随之而来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体温最高达39℃,在自行服用“布洛芬”“感冒灵”等药物后体温可以逐渐退至正常,紧接着却出现了咳嗽的症状。虽然今天再测抗原显示阴性,但是江先生咳嗽咳痰很明显,已经影响了生活和睡眠,味觉和嗅觉都失灵了,全身乏力,而且没有胃口吃东西。江先生感觉自己实在无法忍受这些症状,遂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广东省中医院邹旭教授的疑难杂病门诊。
刻下症见:咳嗽咳痰,遇风则咳,痰液清稀,咽干咽痛,发热已退,口干苦,现无明显恶寒发热,周身乏力,手脚冰冷,头晕痛,味觉、嗅觉异常,纳差,眠差。舌暗红,苔薄腻,脉浮滑迟,寸脉先跳。邹教授结合患者症状及病史,诊断为咳嗽,通过经脏腑辨证方法,认为该疾病于六经属风寒侵犯太阳,携湿入里化热,余邪未清,牵涉太阴、少阴,于脏腑属肺、脾、肾,辨证为风寒化热、湿邪留恋、余邪未清证。治疗上,以宣肺化湿、健脾温肾为法,方选小青龙汤、小柴胡汤、麻杏石甘汤、归一饮加减,并予桔梗宣肺利咽、藿香行气化湿、茯苓健脾渗湿、皂角刺透表解毒、路路通祛风行气、乌梅敛肺止咳、蜜紫菀止咳化痰、川芎活血通窍,共7剂。配合平衡针法针刺止喘穴、合谷穴、太溪穴治疗。
一周后随访,患者诉症状均已缓解,精神状态转佳,无明显咳嗽,胃纳改善。
按语:邹教授指出,新冠感染在中医学归属于“疫毒”的范畴,在岭南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多以湿邪为患,又有夹寒、夹热、郁火、痰热等变化,严重者可能出现脾肾虚衰进展为危重证候。本例患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高热、咽痛,转阴后仍有明显咳嗽咳痰、咽干咽痛等,首诊脉象见脉浮滑迟、寸脉先跳,根据长桑君脉法理论及经脏腑辨证理论,脉浮滑提示病邪留恋肌表、携湿化热,迟脉、寸脉先跳是阳气受损之象。结合近期广州天气寒凉,风寒疫毒侵犯太阳,正邪相争于肌表,故见疾病初起时高热、咽痛;热退之后疫毒余热未清,肺气宣降失司,故见咳嗽咳痰、遇风则咳、痰液清稀、咽干咽痛、嗅觉失常;疫毒夹湿,侵犯太阴,脾失运化,湿郁化火,故见纳差眠差、口干苦、头晕痛、味觉失常;疫毒侵犯少阴,肾气不足,肾阳失于温煦,故见周身乏力、手脚冰凉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