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大热,险企火速探路市场

□ 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有超126万架无人机,同比增长约32%。2023年,我国民用无人机累计飞行超2300万小时,低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 目前保险公司已开办多种无人驾驶航空器保险相关险种。与此同时,保险业也在加大对低空经济领域保险的开发力度,例如推出低空经济相关综合保障方案等创新产品

◎周亮

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出无人驾驶航空器保险市场的新机遇。

近日,深圳发布全国首个无人驾驶航空器第三者责任保险示范性条款,被业内视为未来无人驾驶航空器“交强险”的雏形。

上海证券报记者自业内了解到,保险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正积极布局这一新兴市场,为无人机用户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而随着相关法规逐步完善、市场逐渐成熟,低空经济相关保险有望“起飞”。

市场对低空经济相关保险保障

需求热切

低空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带来了市场对相关保险保障的迫切需求。中国民航局3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有超126万架无人机,同比增长约32%。2023年,我国民用无人机累计飞行超2300万小时。

险企在这方面已有布局。记者获悉,目前保险公司开办无人驾驶航空器保险的主要险种有机身损失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和飞手责任保险。此外还有紧急救援和搜索保险、现场污染责任保险、航空器租赁保险等。

与此同时,保险业也在加大对低空经济领域保险的开发力度。比如,平安产险创新推出“平安低空经济护航者”综合保障方案。该负责人表示,未来平安产险将开展实现涵盖无人机、直升机和eVTOL 等多种低空经济航空器的全方位保障;探索涵盖机上人员职业过失风险、产品质量缺陷、机场缺陷和网络安全等延伸风险,还将探索贴近企业实际研发与应用场景的风险需求。

行业发展一度遇冷

业务尚处于探索阶段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无人驾驶航空器保险市场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记者走访多家保险公司调研发现,此前几年,无人驾驶航空器保险市场发展“遇冷”。

以太平洋(3.010, 0.00, 0.00%)产险湖北分公司为例,该公司2020年至2023年10月全省无人机承保用户22家,保费58.2万元,赔款21.3万元,赔付率43.5%。虽然效益较好,但承保数量少、保费规模小,与该省2600余家无人驾驶航空器主体市场的拥有量相比严重不匹配。

关于无人驾驶航空器保险遇冷的原因,有大型保险公司武汉市分公司人士表示,首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持保护力度仍待提高。2022年以前,国家尚未出台无人驾驶飞行器方面的法规,只有少数几个部门和地方出台过相关规定。其次,无人驾驶航空器市场的复杂性和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得相关保险发展艰难。保险公司也缺乏相应的风险研判及承保理赔经验,从而导致无人驾驶航空器保险成为保险公司业务发展中的“鸡肋”。再其次,缺乏科学健全的管理机制。无人驾驶航空器保险至今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承保理赔机制以及风险管控体系,业务尚处在探索阶段。有的产品甚至还出现了单机保费大于机身价值的情况,这也是广大用户望“保”却步的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