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经济学,是经世济民的实学,不是烧脑游戏的玄学。宏观经济学再富丽堂皇,也不能代替微观经济的柴米油盐。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关不羽
最近有幸围观了赵建教授和中银首席经济学家徐高的债务辩论,谈一点感想:经济学可以宏观,经济的真相却在微观。
01
引发这场辩论的,是赵建教授的《中国不能再吸食债务鸦片,要重新激活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对地方债依赖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批评。
主要观点是:
债务超出信用和资产的约束,就会成为一种“鸦片”。吸鸦片的时候肯定会精神抖擞,出现无所不能、一片繁荣的幻觉。但当毒劲一过,就会身体透支,精疲力尽,甚至会走向崩溃。
徐高发表了针锋相对的反驳文章《将债务比作鸦片错得离谱》,反对“债务妖魔化”。
徐高的文章读到一半,感觉有点鸡同鸭讲的味道。徐高的上半篇文章运用货币银行学、可持续债务等理论,高举高打地批评“债务鸦片”是对债务妖魔化。理论水平确实很高,却有自树靶子之嫌。
没有任何一位经济学者会笼而统之地把债务一概归为“鸦片”,赵健教授的文章开宗明义,“债务鸦片”就是针对备受瞩目的地方债问题。徐高前半篇文章高度理论化地反驳,并未针对地方债与地区经济发展的讨论范围。
比如赵健说“一笔地方债投下去,就能立即凭空形成需求或货币购买力”,徐高批评“这里作者又犯了将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与债务形成混为一谈的错误”,就是无视讨论对象和范围的误解。
图/图虫创意
诚如徐高所言,通常的债务只带来购买力的转移,并不会凭空创造购买力。但是,就地方债所在的区域经济而言,除非银行放贷的钱都是本地住户的存款,否则还真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凭空而来。
徐高对赵建的反驳,大体就是这么个路子。理论高度的高举高打,却落不到实处。徐高用大段篇幅论证可持续债务与不可持续的“庞氏骗局”之间的区别,理论架势端得很足,梳理概念的名词解释够开好几堂课,却是舍近求远地兜圈子。
要反驳赵建哪用得着这么麻烦?徐高只要直接论证地方债借新还旧的可持续性就行了,诸如抵押有多充足,作为主要抵押物的土地资产升值有多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