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晨婷
31省份2022年居民收入情况已出炉。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与之相比,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山东这8个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水平。
除去首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7个省份均为沿海地区。其中,上海和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逼近8万元,遥遥领先其他省份,浙江在2022年首次迈上6万元新台阶,江苏、天津、广东则正逼近5万元梯队。
对比东部沿海地区较高的居民收入水平,中西部省份的人均收入展现出了更快的增速,收入差距正逐渐缩小。
数据显示,2022年,中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0%,西部为5.3%,快于全国居民收入增速1.0和0.3个百分点。其中,西藏、湖北、山西、湖南、贵州、宁夏等省份的名义增速都超过了6%。
京沪逼近8万元,浙江首次迈入6万元“大关”
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榜单来看,上海、北京依旧稳居前二,分别为79610元和77415元。于2020年和2021年相继突破7万元后,上海北京在2022年依旧稳定在7万元梯队。
对于京沪两地来说,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8万元应该问题不大。2022年,受上半年疫情影响,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1年名义增长2%,北京则名义增长3.2%。两地只要保持住这一增长速度,就有望在2023年首次出现“8万元俱乐部”。
具体来看,京沪两地居民人均收入的差异主要在农村居民收入方面。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来看,上海仅高出北京11元,而两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则高达4975元。
计算可得,2022年北京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2:1,高于上海市的2.12:1,也高于其他两个直辖市天津(1.83:1)及重庆(2.36:1)。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英洪曾在文章中提到,“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是北京的市情农情。北京市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有其深层次的结构性因素,需引起高度重视。
时代周报记者还注意到,2022年,北京市区两级制定并落实《关于促进本市农民增收若干措施》,通过资金补贴,鼓励利用社会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动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6.4%,快于城镇居民2.0个百分点。
在1月底公布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过去五年,北京低收入农户全部脱低,低收入村全面消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比城镇居民高1个百分点以上。